这两天在看陈丹燕写的《慢船去中国》。书写的很细腻,像妈妈所说,写小女人的心理尤其传神,一开始写上海就有一种湿乎乎粘嗒嗒的感觉,跟好久以前看的王安忆的小说一样。
使我比较震撼的是描写一个中国人刚踏上美国国土的情形,语言不通,心理隔阂,一丝一缕的入木传神,尘封心里多年的回忆又被勾了起来,让人唏嘘感叹,还真是这个样子的。只是现在有了十多年的历练,有了时间的保护,可以站在多年后的今天,借助小说,不痛不痒地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审视过去了。
人心有着神奇的康复能力。
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会想把某一段文字翻译给小蛋糕,让他了解一下他这个“移民老婆“当初是怎么过来的。好笑的是我和他之间很少觉得有什么文化差异。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我们相处的时间还算比较少,另一方面我差不多是一个完全美国化的人。虽然我们两个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他生于美国中西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我则在北京度过我了最初的十三年——但是我一向认为他知道的东西我都知道,他适应的我都适应。如果这里面有什么不平等,那就是他反而对我的背景缺乏了解。也不是我不想解释给他听,只是那样太累了,又好像不那么重要。
但也许这比我想像的要重要得多。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新环境,对周围的一切一无所知,不能跟别人对话,觉得自己像白痴一样,自尊心大大受创,极度怀疑自我价值,自闭,内敛,压抑,沉下去还是游过去,这种经历不是人人都有福享受的。那时候想都不敢想,以后我们一家人会怎样克服困难,当上所谓白领中产阶级,甚至逼近所谓精英地位。谁知道呢,心底处,也许我仍在努力治疗当初那些成长经历带来的创伤。
兵器里面一些人经常抱怨客居他乡,终究不是主流社会的一员。对此我不置可否。当我在河对岸的时候,我也曾许愿,将来要回过头来帮助这边还没上岸的人,让他们不感到慌忙与孤独。但当我站在河这边的时候,却发觉自己不能再跟他们沟通了。身处另一个世界,早已忘了来时的心路历程。路边零星抛下的,有小学时地地道道的北京同学,高中时广东越南菲律宾来的移民同学,甚至大学里一起学电脑的黑客书呆子。他们都还在他们人生的既定轨道上,互相之间保持联系。我的那些高中同学至今还呆在旧时的小圈子里,并没有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被风吹着远走高飞,而是像松果似的落在母亲的脚下就地扎根了。
而我,却蜿蜒走到如此陌生的一条道路上,不仅旧时的朋友,甚至家族所有亲戚里也从没到过的地方。再回头,看原来的世界和旧时的伙伴,心中有优越感吗?我觉得没有,但也不排除自我欺骗的可能。回头看的时候,只有置身事外的客观,或许是冷漠。过去的一切,都已经不属于我了。其他中国移民不能融入所谓主流社会的痛楚,好像是与我无观的。也许我又自欺欺人了。带着一张中国面孔,我之所以有机会在这片土地上开创我的未来,还不是因为先有父母莫大的牺牲,又有先人为种族平等性别平等所做的种种铺垫,再加上一些机遇。要不是因为这些,我现在肯定不会活得这么自由,这么舒服。我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来报答家人,报答先驱,但是我真的时常去想这些东西,企图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来泡网之前,我有六七年没有写过或说过一句完整的中国话了。有一天我好玩地在纸上一遍一遍地写自己看上去那么陌生的中文名字,然后我突然想,哎呀,不应该浪费了小时候的中文底子。当时心里也对国内的同龄人怀着莫大的好奇,就跟美国土生土长的abc似的,有点寻根的兴致。想起来多荒唐。时间和经历,使人遗忘过去。而过去的点点滴滴,居然变得如此陌生,还要借助别人一部小说来回想。
驻足发呆
%%%%%
董妹妹,有啥好呆的?
--琪子
陈是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了。
只为满足一个男性的好奇心
她的描写非常非常的女性化。就象是顾城对于女性的幻想。
不过,我对于文字一直缺乏足够的耐心。
陈大量的描写太需要安静下来去品味的了。
非常凑巧的是,也看过她的照片。穿衣很讲究。脸孔不太好看。
更凑巧的是。听过她的电台节目。平时的时候,她说话跟普通的上海女人一样,快速,尖利,还带鼻音。
坐在话筒前,完全放松以后,她做节目的时候,声音就变了。
非常地自然,柔软,松弛,甜美。
也许是沉下来的状态吧。
%%%%%
有趣有趣,我以前从来也没听说过她这个人,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出名作家。所以读这本书没有什么预先的期待,读了觉得还好,有些地方写得很贴切,让人深思,就拿出来说说。作家和作品是两码事,就跟一个人是谁和她想当谁是两码事一样。
令外陈描写的女人只是女人的一种,不是所有女人都像范妮王一样自卑自大浪漫又脆弱的。:)
谢谢蓝的够呛!
--琪子
四处看,超前走。
%%%%%
:)冬瓜现在游到哪儿了?
--琪子